40忽视生活习惯的差异

场景再现

江姗是一名在高级写字楼工作的白领,是一个讲究情调的女人,她弹的一手好钢琴,看原版 英 文小说,衣饰搭配极有品位。在遇到凯丰后,江姗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。

那时凯丰刚刚走出校门,在一个小的软件公司做程序开发,头发乱乱的,总是穿一条牛仔裤 ,套一件大T恤;而江姗已经在外企工作6年,是高级行政职员,每天妆容精致,西服套裙高 跟皮鞋是她的工作装束。凯丰和江姗的恋爱令所有的人都很意外。很多人都劝江珊,告诉她 凯丰和她来自两个世界,不是她能爱的男人。但江珊固执认为这就是爱情,凯丰身上那种落 魄的美让她心动。

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里,江珊和凯丰结婚了。婚后的日子没有江珊想象的甜蜜,两人生活习 惯的不同让江珊时常有一种窒息感。

凯丰有时候来公司接江珊下班,江珊习惯打车,而凯丰习惯公共汽车。每次被凯丰拉着去挤 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公共汽车,江珊的感觉糟糕极了。她的一身时尚装扮总是惹得满车的乘客 像观赏动物一样看着她。一次下车时因为后面的人推了她一下,踩着高跟鞋的江珊一下子失 去 平衡,从车厢里摔到了马路上,裙子被撑破,车里的人发出一些幸灾乐祸般的嘲笑。面对江 珊委屈的泪水,凯丰只是一脸的不知所措。

江珊讲究情调,她喜欢在辛苦工作一天后,去一家有轻柔音乐的安静餐厅吃一顿细腻的晚餐 ;凯丰不习惯在那样的气氛里吃饭,他更愿意去那种人声鼎沸的大排档吃得满嘴流油。几次 下来,凯丰拒绝和江珊一起去吃所谓的情调晚餐,而江珊在和凯丰吃了几次夜市大排档后也 觉得索然无味。

日子中的点点滴滴就这样折磨着两个原本相爱的人,不同的生活习惯,不同的经济能力都严 重影响了他和她的沟通。

一年后,江珊和凯丰友好分手。

深度诠释

在冲动的时候,热恋中的男女很容易就会说出“我们结婚吧”,可是结婚后才发现,婚姻只 是无 数个等待的夜晚,是对电视遥控器的争夺,是一堆臭袜子和脏盘子……你抱怨,生气,可无 济于事,对方并没有因为你的指责而有所改变。

爱情是“此时此地”,事关现在,婚姻是“从此以后”,事关一生。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, 在结婚之前都应该好好想一想,你爱不爱对方的那种生活?婚姻不只是有爱情那么简单,而 是要以后两个人长期地在一起生活。这一点,在婚前就要有所准备,因为结婚并不会使个人 习惯或个性发生太大的变化。结婚前解决不了的事情,不要指望婚姻能够解决。同样,结婚 前已经形成的许多习惯或一直以来就有的个性,虽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知不觉中 发生改变,但不会因为婚姻而推翻。

有情感专家提倡,夫妻一定要门当户对。这话是有道理的。当然,这里所说的门当户对并不 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等级、经济贫富的相当,不是那种简单的要求如果一方家里有百万存 款,另一方家里存款不能少于80万,而是说从生活习惯 到思维方式,都来不得太大的冲突。

日常生活中,恰恰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映出来的生活习惯的差异,成为夫妻关系中最难 逾越的一道心理鸿沟,妨碍着双方最终的接纳、亲近、融洽。很多失败的婚姻,经常以“感 情不和”、“性格不合”、“缺少共同语言”、“性生活失谐”等为理由。然而,最深层 次的问题是“门不当户不对”,而这一点往往被当事者忽视了。

一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夫妻去办理协议离婚,双方陈述的离婚理由都很简单:生活方式和 行为习惯相差太远,谁也改变不了谁。妻子流露出这样的委屈:自从怀孕以来,婆家没提供 过一顿可口的饭菜。身为教授和律师的公公婆婆也很委屈:老两口自己经常忙得顾不上正常 吃饭,见儿媳回来赶忙送上罐头、熟肉什么的。丈夫也有一番“对等”的苦衷:周末陪妻子 回娘家,哥儿们又是猜拳劝酒,又是云山雾罩地胡侃,颇令这位谦谦君子反感。用他的话说 ,这种“小市民习气”令他无法忍受。

两个相爱的人若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境遇,也已经形成了各自的一些生 活方式、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,虽然在婚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淡化彼此的差异,但要想彻 底的改变,几乎是妄想。

所以,“门当户对”看上去很世俗,却对婚姻的和谐有着无法回避的震撼力量,或者构建 婚姻,或者毁灭感情。而这么重要的因素,恰恰是婚前的男女最容易忽视,或者是不屑的。

迷津指点

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和自己的生活习惯完全一样的人,而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,所以也不要 奢 望能拥有完美的爱人。在选择伴侣时,要看看你接受一个人的上限和下限是什么。如果在这 个范围之内而恰好你又喜欢对方,那么接受;如果不在这个范围之内,而你又恰好不喜欢, 那么就?弃;如果在这个范围之内,而你又弄不清楚自己的情感,那就交往一段时间再取舍 吧。

结婚,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,不妨勾画一下未来的生活吧,并问自己:这是自己想要的吗 ?

智慧金言

爱情可以使一个人从错误、胡闹和无能中发现乐趣。

--【印度】泰戈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