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. 惯例和开场白的曲线理论
1* 你尝试一个全新的惯例和开场白。 效果平平。 后来你在不同女孩身上用了*二十次*后就*紧化*了。于是它就越来越紧,直到真正*紧化*。现在你拥有了一个用于在巡视中使用的紧化的惯例。 为了能让一个惯例得到我想要的效果,通常得花上我5到30个搞砸的巡视(现在我做得更好了,我可以在搞砸之后仍然控制住巡视,但在过去我通常都会失败)。 于是,在N次失败的巡视之后,惯例就紧化了。
2* 惯例效果*平平*。 你都已经使用了*太多次数*了,以致于你都在字面上*无法忍受在使用惯例时你自己的声音了*,你觉得使用时自己就像个白痴。对于每次都是相同的回应,你崩溃了,并且不再热衷于这些惯例了。 你表现得不协调或很假或其他什么的,你的惯例弄砸了你的巡视。
3* 你*扔下*惯例,*换回*好几个月没用过的*旧惯例*,然后突然间它们产生了*奇佳*的效果,甚至比你当初使用它们时效果还要好得多,因为此刻你不但拥有了运用自如的表达*而且*还拥有重新点燃的热情。你就这样使用这些惯例直到你开始觉得它们又变得无趣起来,然后又*返回去*捡起你曾经*扔下*的那些惯例。
5-20 使用次数: 垃圾
20-300使用次数: 很紧化
300+使用次数: 变成了垃圾,因为完全缺少热情
切换到旧惯例:
300-600: 很紧化
600+:变成了垃圾
切换到你扔下的惯例:
300-600: 很紧化
600+: 再次对它们感到崩溃
切换回你原先的惯例:
900-1100: 再次很紧化
1100+: 再次成为垃圾
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……
另外,你学了在这里贴出来的*新*惯例,然后有时又扔下了而回去捡起你的旧惯例。可是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你热衷于使用的新存货,那么你就回去使用旧的吧,它们跟新的一样好用。
这里的*关键*在于,当你重新捡回过去你认为很烂的惯例,你会发现旧惯例其实是不错的,因为现在你对之有了*重新燃起的热情*。
那么当然,对于整天泡在键盘上的宅男们而言,这看起来会非常荒诞。“我靠,这家伙巡视多少次啊???”
而对于泡现场的人来说,这应该是他们都经历过的很正常的现象。
PUA成长过程中的惯例曲线:
1* 对于一个新手,惯例用处极大。 你不知道该对女人说些什么,因此惯例能用作你的拐杖。 现在你起码能够*说些什么*了,并且知道要是她的回应很稀松,那是由于你的身体语言和语气音调的原因,而*不是*由于话术的原因――因为都是被现场其他人测试过的。
2* 对于一个中等水平的人,惯例会把你搞砸。 为什么?因为此时你知道抓住女人或团体注意力的*结构*是什么了,因此你就展开一次*很棒的*对话,那么惯例就会把你弄砸了,因为那些惯例显得太过*生硬*和*不合时宜*。你倚靠的是某个特别惯例产生的*效果*,而实际上那时你却并不需要那种效果。
3* 对于一个PUA,此时惯例又对你*有用*了。 为什么?因为你已经非常紧化了,因此你并不会搞砸――比如像表现得很逊(但愿这是常有的事),而惯例则被设计用来达到巡视中的阶段性目标(诱导出反应或状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