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转载的帖子评论了施一公老师和颜宁老师,提到了一个词,“scientific foxconn”,即「学术富士康」,描述了一种类似血汗工厂的科研模式,非常形象。

「学术富士康」的出现是学术圈异化的缩影

对于学术圈以外的人而言,学术活动给人「高大上」的感觉,可真正接触的人知道这里面的道道,和其他领域一样,不仅是三教九流啥人都有,而且是「爬灰的爬灰,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」,可以说是「贵圈真乱」,更遑论学术富士康了。把学术活动搞成一种血汗工厂的感觉,肯定不是近几年的创造,而是渐进的,一步步发展的产物。「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。」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日的学术界,之所以又好又坏,是因为今天学术圈的人数呈几何数量级增长,「从业人员很复杂」(郭德纲语),以上帝视角看,自然给人一种panorama (全景图)的感觉。今天的学术圈吸纳了无数年轻人,让过去只属于贵族的游戏变成每个人都可以触手可及的职业,是好事;学术界混入了很多本来不属于这个圈的人,让圈子庸俗化,是坏事。

事实上,学术圈的异化是马克思预言过的。

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。它把医生、律师、教士、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。

客观的分析,因为学术圈的发展还没有达到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,精神境界极大提高」,所以「学术生产方式」不是那么的理想,这和我们现今社会的其他问题是一样的。

如何应对学术圈异化

面对这些问题,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我的一点认识:

  • 应该认识到,搞学术在今天是一种职业和工作,类似的于教师和教育在今天分别是一种职业和产业。如果非要说特殊,就是学术对道德水平的要求高一些,有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,好像没什么高贵的。

  • 作为研究生,别抱太大的幻想,这(可能)是提升自己的一种途径,但也仅仅是一种,觉得不开心,赶快想退路,千万不要等研究生毕业再后悔,更不要想一条道走到黑。

  • 如果你已经上船了,就同舟共济罢,这条船真翻了对你我也不是好事。

  • 在今天,爱好科研的你有很多途径搞学术研究,没必要非当「研究僧」。田中耕一不是科班出身的研究者,照样能拿诺贝尔奖,成就比那些「叫兽」不知高到哪里去了;国内的Sobereva十数年如一日的在网上帮助计算化学的研究者,贡献绝不比很多「叫兽」差。

  • 前途是光明的,道路是曲折的,总是这两句话。这不只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个科学的方法论,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能靠发展解决。

附一个延伸阅读

乱谈计算化学领域的研究生就业问题

从颜老师的选择中我们能读出什么

凡是都要争第一。

千万不要以为做「老二」挺好,实在不是那么回事。「才高八斗」这个成语的本意是,排老大的占了80%的资源,而剩下的人分那剩下的20%,这不就是所谓的「二八原则」么。